龙门山中央主断裂从北川县穿过,地震时引发县城内王家岩、景家山、苦竹坝等特大山体崩塌滑坡。

被地震震碎的岷江河谷里尘土飞扬。

安县茶坪河肖家桥山体滑坡,形成了号称仅次于北川唐家山的高危堰塞湖。

茶坪河上游源区位于龙门山主脊东坡脚下,龙门山中央主断裂从此穿过,形成了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

《龙门山地裂山崩》序

我和杨勇是在23年前,即1986年参加长江科学考察与漂流探险中认识的。当时大家都很年轻,有股子血气方刚的劲头。20年后,即2006年在纪念长江科学考察与漂流探险的活动中,我们又一次见面,而这恰逢我调任成都山地所4个多月。

面谈中知道这么多年来,他已经由最初的河流探险跨入到对山地环境生态的科学考察探险中来了,特别是对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对长江上游等敏感地区影响的科学考察。而后又在《人与生物圈》一个“布衣人物”专访的报道中,了解到了他更多的科学考察探险的足迹,这让我顿生感佩之意。

这么多年来,他完全可以很安逸地活着,不必如此奔忙。但他还是依旧保持他的“野性”,坚持去许多环境恶劣的地方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实际考察资料,也给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很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丈夫豪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瞬间震惊了中国和世界。大难之时尤显国人的大爱精神,四面八方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危险冲向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在众多的自愿者中,他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他汇集几个月的灾区考察资料和有关科技人员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作为这次大地震过程的见证呈现给世人,是警醒,是防患,也是痛挽,更有一种民族的大爱精神融化在其中!……

受一个“布衣学者”之邀,感念他的情怀,走笔于此,深感言尽而似未尽,序言之间,还有更多的感慨。希望这本书的问世能够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也唤醒大家:关注山地,支撑未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邓伟